践行资助育人使命筑牢立德树人根基

发布者:林雪发布时间:2025-05-23浏览次数:50
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,扎实推进资助育人工作,切实保障每一位学子成长成才,5月14日,人文社科系关工委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勤学楼101教室召开2025年受助学生座谈会。此次会议由人文社科系梁娟娟老师主持,关工委成员、辅导员代表与受助学生代表齐聚一堂,以“精准资助、赋能成长”为核心,围绕资助政策落实、学生成长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,在政策反馈与情感共鸣中,书写教育帮扶的温暖篇章,筑牢立德树人的坚实根基。

   座谈会伊始,梁娟娟立足国家资助政策体系,结合学院实际,系统解读了奖学金、助学金、勤工俭学等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、实施流程与育人导向。从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” 的庄严承诺,到 “资助与育人并重” 的工作理念,政策解读既明晰了资助工作的规范性,更彰显了教育公平的深刻内涵。梁娟娟激励同学们在困境中磨砺品格,将经济压力转化为奋进动力,以知识改变命运,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,充分展现出人文社科系关工委对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。






  在互动交流环节,受助学生代表们敞开心扉,畅谈受助后的学习生活变化与未来规划。有同学坦言,助学金的支持让自己告别了为温饱奔波的焦虑,得以全身心投入学习中,在专业竞赛中斩获佳绩;也有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岗位,不仅收获了经济支持,更积累了实践经验,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。为精准锚定受助学生的成长需求,座谈会现场特别设置了“即时调研” 环节。人文社科系关工委提前精心编制涵盖资助政策认知、学习与成长情况、职业规划与发展三大维度的调查问卷,通过“现场填写 + 即时回收”的方式,构建起“数据收集 — 问题梳理 — 当场研讨”的闭环机制。这份凝聚着教育智慧的问卷,不仅成为师生深度对话的 “桥梁”,更以详实的数据支撑为后续资助政策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,切实将“以生为本” 的理念贯穿于育人实践全过程。



会议尾声,梁娟娟强调受助学生要以“滴水之恩涌泉相报” 的感恩之心,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;以“学海无涯苦作舟”的坚韧之志,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勇前行,用优异成绩回报社会关爱;以“赠人玫瑰手有余香”的奉献精神,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,让爱心在校园内外生生不息。同时,人文社科系关工委将进一步完善“物质帮扶 + 精神引领 + 能力提升”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模式,建立受助学生成长档案,实施个性化帮扶计划,构建全链条、全方位的资助育人体系,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人文社科系这片沃土上绽放光彩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。

此次座谈会的圆满召开,不仅是一次倾听学生心声、优化资助工作的务实行动,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,彰显了人文社科系关工委坚守教育公平、践行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。未来,人文社科系关工委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,深化资助育人内涵,创新工作方法,让资助政策的阳光照亮每一位学子的成长之路。

供稿:芮慧娟

编辑:林雪

审核:李杰、张宝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