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满时节,万物繁茂,稻叶翻涌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。为深入贯彻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,扎实推进职普融通、产教融合,5月16日上午,伟德国际victor1946以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契机,组织40余名师生走进南京市高淳区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,开展“跟着节气去劳动”之小满篇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,将专业特色与农耕文化有效融合,引导青年学子感悟节气智慧,培育工匠精神。
微雨清晨,参与活动的师生怀揣着期待与好奇,踏上前往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的旅程。抵达农场后,农场负责人陈蓉热情相迎,期待师生们能够将农场生态的美,技艺的美得以传递。本次实践主要围绕农场机械设备的参观与农事知识讲解、农事活动体验设置不同环节。漫步在阡陌纵横的农田间,陈蓉生动地讲述着农场从传统耕作到现代化运营的发展历程,详细介绍着水稻、蔬菜等丰富多样的种植品种和庞大的生产规模。
在农机设备区,一台台先进的农机具整齐排列,尤其是无人机植保、智能化灌溉系统等现代化农业技术设备,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。陈蓉结合设备操作,讲解其工作原理和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,为学生打开了现代农业生产的全新视野。
紧接着,农事劳动体验环节正式开始。师生们按照预先分组,迅速投身到除草、灌溉、生态采摘等农事劳作中。在除草区域,农场工人手持锄头,耐心地向同学们示范如何辨别杂草、掌握正确的除草姿势和力度。在灌溉区,大家了解到不同农作物的需水特点,体验了智能化灌溉系统带来的便捷与效率。生态采摘区,同学们在工人的指导下,学习判断果实成熟度,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,体验着收获的喜悦。每一个劳动场景中,都能看到师生们相互协作、相互鼓励的身影,在汗水中体会农耕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,深刻领悟劳动的价值与意义,进一步强化了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的意识。
农机操作学习环节将本次劳动实践推向了高潮。农场专业技术人员首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专业的讲解,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无人机在农业播种、植保、监测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,以及相比传统农业作业方式的显著优势。随后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无人机专业的学生们操控无人机进行实践操作。他们神情专注,熟练地进行基础飞行、航线规划、定点喷洒等操作。无人机在他们的操控下,轻盈地在农田上空穿梭,精准地完成各项指令。其他同学则围在一旁,目不转睛地观摩学习,不时发出阵阵惊叹。这一过程不仅让无人机专业的学生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,更让全体师生直观感受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高效与便捷,实现了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对现代农业的全新认知。
此次活动将文化传承、技能提升、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有机结合,效果显著。通过小满节气习俗体验,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小满时节的农事特点和传统习俗,领略到中华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,增强了文化自信。依托无人机等专业特色开展的劳动实践项目,不仅推动了专业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创新,更为学生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平台。此次与学校校外劳动实践基地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的深度合作,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,拓展了实践教学资源,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“这次活动让我收获满满,既体验了传统农耕的乐趣,又将无人机专业知识学以致用,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。”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陈文静同学感慨道。未来,伟德国际victor1946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实践,探索更多特色活动,为培养大国工匠、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持续发力,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,让更多学子在劳动实践中绽放光彩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。
编辑:禹花宁
审核:叶 绘
终审:张 玥 金慧敏